社会质量视域下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能力研究——基于19个社区的定性比较分析Research on Governance Capacity of Urban Multi-Ethnic Commun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Quality——Based on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19 Communities
车峰;周雅琳;
摘要(Abstract):
提升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能力,不仅是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借助社会质量的分析框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能够识别出“缺乏社会包容”和“缺乏社会凝聚”两个风险因素。以北京、南京、义乌、宁波、成都和西宁6个城市的19个多民族社区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能力的条件组合展开探讨,发现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存在“以居民参与为依托的包容型社区”“以民生保障和社区认同为依托的包容型社区”“以民生保障为依托的参与型社区”三条实践路径,营造共生共乐的社区氛围、培育共享共有的社区文化、推进共商共议的社区参与和提供优质高效的社区服务,是城市多民族社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KeyWords): 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能力;社会质量;包容型社区;参与型社区;定性比较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北京经验与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KDB007);;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实践项目“党建引领下社区党委书记的角色期望和角色偏差研究”(项目编号:BZKY2022098)
作者(Authors): 车峰;周雅琳;
DOI: 10.14084/j.cnki.cn62-1185/c.2023.01.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郝亚明.社会认同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J].西北民族研究,2020(1):20.
- [2]单菲菲.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未来进路——L社区的十年追踪研究(2008-2018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5):187.
- [3]邓崧,林清芳,李楠,等.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治理模式研究——以昆明市金沙社区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21(2):29.
- [4]胡业勋.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结构异质性及其法治化——以四川藏彝地区为例[J].行政管理改革,2019(7):75.
- [5]杨桓,刘莹.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法治化实施困境与对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7(1):49.
- [6]乌小花,乔国存.“民族互嵌”视域下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模式探析——以浙江省宁波市ZL社区民族工作为例[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3):74.
- [7]宋晓明.互嵌式社区治理:宁夏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有效选择[J].回族研究,2020,30(3):99.
- [8]孙锋,王峰.城市社区治理能力:分析框架与产生过程[J].中国行政管理,2019(2).
- [9]马建珍,陈华,徐勇,等.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南京的调查[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6(6):80.
- [10]陆军,丁凡琳.多元主体的城市社区治理能力评价——方法、框架与指标体系[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23(3):89.
- [11]叶继红.农转居社区治理能力:维度、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J].中州学刊,2021(2):59.
- [12]高峰.以政策创制推动体系建构和能力建设——苏州社区治理创新十年探索[J].社会建设,2020,7(2):78.
- [13]张邦辉,吴健,李恬漩.再组织化与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成都新鸿社区的实践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9(12):65.
- [14]来仪,马晓玲.我国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37(11):63.
- [15]VAN M,WALKER C.Indicators of social quality:Outcomes of the European scientific network[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Quality,2005,5(1-2):8.
- [16]GANSSMANN H.Review-Social Quality:A Vision for Europe[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Quality,2001,3(1):144.
- [17]MONNICKENDAM M,BERMAN Y.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nents of the Social Quality Theoretical Construct[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8,86(3):525.
- [18]WALLACE C.Social Quality:A Way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Society[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2,108(1):153.
- [19]徐延辉,陈磊.中国特色的社会质量指标体系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4(2):78.
- [20]崔岩,黄永亮.中国社会质量指标指数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4):84.
- [21]范逢春.基于社会质量角度论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模式[J].兰州学刊,2014(11):164.
- [22]李勇,徐延辉,兰林火.社会质量测量维度与城市社区创新——基于深圳市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4(3):142.
- [23]徐延辉,龚紫钰.社会质量、社区能力与城市居民的能力贫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4(5):116.
- [24]徐延辉,兰林火.社区能力、社区效能感与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路径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4(6):131.
- [25]林卡,吕浩然.社会质量与幸福感:基于中国三个城市调查数据的比较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45(1):69.
- [26]范逢春.基于社会质量角度论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模式[J].兰州学刊,2014(11):164.
- [27]马志远,刘珊珊.政府治理、国民幸福感及其增进适配路径——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61.
- [28]徐家良,程坤鹏,苏钰欢.公共价值视域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市场竞争度研究——基于S市的定性比较分析(QCA)[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9,20(5):26.
- [29]里豪克斯,拉金.QCA设计原理与应用超越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新方法[M].杜运周,李永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 ① 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1”表示不认同,“5”表示认同。
- (1)“~”是布尔代数的基本运算符号,表示取值等于0。如“~社区治理能力”代表社区治理能力=0,即社区治理能力较弱;“~社会经济保障”代表社会经济保障=0,即社会经济保障水平较低。
- (2)复杂解是对案例样本在各变量上取值组合对直接呈现,将所有逻辑余项设置为“假”,没有反事实案例。简单解包含了大量案例样本,纳入了所有会产生逻辑更简洁解的逻辑余项。
- (3)“●”表示需要这一核心条件,“○”表示需要这一补充条件,“空白”表示这一条件不相关。④ 唯一覆盖率:仅能被该组态解释的案例占总案例数的比例。
- (4)*:布尔代数的基本运算符,表示“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