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No.253(01) 125-13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博物馆的空间与记忆叙事对文化认同的建构与形塑——以中国太极拳博物馆为例
The Construction and Shaping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by Museum Space and Memory Narrative——Taking China Taijiquan Museum as an Example

韩晓明;乔凤杰;杨慧;

摘要(Abstract):

作为我国首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中国太极拳博物馆,不仅是蕴藏文化、延续记忆的重要媒介,也对增强所属群体的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并运用空间叙事与编码解码理论,可以深入探究中国太极拳博物馆的空间与记忆叙事对文化认同的建构与形塑。研究认为,拳阶石坊、陈王廷雕像、匾额、演武台和照壁,分别是以太极拳的“三阶五层”、历史名人、哲学理念、抽象符号和技法要义为载体的空间叙事,其形象表达了内蕴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增强所属群体的文化认同。个体记忆叙事基于编码解码理论阐释三类参观者不同的解码过程,其对文化认同的形塑是多元化的;集体记忆叙事则以耳熟能详的武德规约、传说故事为载体,通过营造诱人回忆的氛围,有利于唤起所属群体共享的集体记忆,且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呈现耦合共生的逻辑关联,进而形塑文化认同。

关键词(KeyWords): 空间;记忆;叙事;文化认同;中国太极拳博物馆;太极拳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韩晓明;乔凤杰;杨慧;

DOI: 10.14084/j.cnki.cn62-1185/c.2023.01.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