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一体”视角下中华生命观之苗语表达The Miao Language Expression of the China Nation's Traditional Outlook on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luralistic Integration
唐巧娟,王金元
摘要(Abstract):
苗族对生命的认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传统生命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个性特征阐释了中华生命观的一个具体生成逻辑。“形”作为生命的躯壳,“力”作为生命的生机,“灵”作为生命的神志,三者结合共同构成生命活体,这即是苗族对生命的基本认识。苗族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在苗语口头文献和日常交际语言中都有所体现:苗语生育类动词是对生命形体生成的语言表达,反映了苗族“生无别类”的认知特征;从苗语生死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来看,苗族用“力”来区分有无生命体,“命”是对具体生命轨迹的整体式表述;“灵”作为生命的组成部分,不能独立存在也不具有超自然能力,灵与神祖的关联是中华传统生命观“神灵”体系中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
关键词(KeyWords):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中华生命观;苗族生命观;苗语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语言人类学视角下的苗族空间认知研究”(项目编号:20CMZ009)
作者(Author): 唐巧娟,王金元
DOI: 10.14084/j.cnki.cn62-1185/c.2023.04.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云五.周易今注今译[M].南怀瑾,徐芹庭,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20. [2]朱岚.《周易》美学的生命本体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2). [3]徐康.老子·庄子[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4]王安江.王安江版苗族古歌[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08. [5]吴一文,今旦.苗族史诗[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2. [6]唐巧娟,王金元.从黔东苗语nangl、jes看苗族的空间哲学[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4). [7]谢庆绵.西方哲学范畴史[M].南昌:江西民族出版社,1989. [8]胡廷夺,宝耶果.苗族古歌:卷1[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6. [9]中国文化精华全集编委会.中国文化精华全集·宗教卷(三)[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 [10]吴德杰.苗族谚语格言选[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 [11]杨荣象.黔西苗族古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 [12]姬安龙.苗语台江话参考语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13]吴恒贵.个案研究:杉坪寨苗族的认知方式[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14]张永祥.苗汉词典(黔东方言)[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 [15]龙仙艳.江山是主人是客——以《亚鲁王》为例探讨苗族丧葬古歌的生命观[J].宗教学研究,2015(4). [16]陶新华.四书五经全译[M].北京:线装书局,2016. [17]弗雷泽J G.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8]李云兵.论苗语名词前缀的功能[J].民族语文,2002(3). [19]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及其他[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0]CULHANE-PERA K A.Healing by Heart[M].Nashville: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2003. [21]论语注译[M].孙立权,姜海平,注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 (1)考虑到不同地区苗语方言及其次方言或土语的方音差异,本文选取三大方言标准音点为代表点,并使用1956年国家民委批准推行的三种苗文拼音方案来记音。 (2)游汝杰在《吴语方言学》(2019年)中提出,同源词是指有亲属关系的不同语言中的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词根的词汇。中国语言学界一般认为汉语各大方言之间的差别较大,故有汉语方言“同源词”之概念。本文基于苗语内部各方言之间的悬殊(东、中、西三大方言基本不能通话),亦取“同源词”之说。 (3)苗语三大方言中表“力”的词是同源词,东部方言为ros,中部方言为ves,西部方言为ros,西部方言中ros与shad同时具备“力”和“命”两个义项。 (4)从苗语中具有“别类”功能的前缀来看,苗语东部方言,具有超自然力的“鬼、神、菩萨”都用ghunb来表达,常被冠以“dab(动物名词前缀)”,被划为与野兽等同类的动物名词一类;苗语中部方言,表鬼义的dliangb往往与具有生命物标识功能的分类词(量词dail)搭配,表示该物是有生命的独立个体,dliangb前也不加表示整体中的部分义名词词缀ghab,当dliangb被冠以ghab时,就不再表“鬼”义,泛指人的某种不正常的过分语言行为,如“ghab dliangb ghab zangl骂骂咧咧”“naf ghab dliangb气馁”属于不正常的行为与心智;苗语西部方言的dlangb亦和蛇、牛、虫等动物词一样被冠以名词词缀bib作为语义标识,从词法层面将dlangb划作与牛、蛇、虫、家什等同类的独立个体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