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西走廊看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On the Historic Successiveness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through the Hexi Corridor
黄达远
摘要(Abstract):
<正>在2023年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及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将之概括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1])。在上述五重特性之中,“连续性”不仅体现于中华文明数千年未曾断裂、休眠的源流史中,还体现于历史中国和现代中国疆域空间内各地理文明的漫长互动史中。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包容性之间联系密切,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独具韧性的历史时空里,许许多多民族都曾参与了我们集体记忆的模塑过程,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黄达远
DOI: 10.14084/j.cnki.cn62-1185/c.2023.04.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周玮,王鹏,徐壮.疏源浚流与古为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评之一[EB/OL].(2023-6-21).http://www.news.cn/2023-06/12/c_1129686314.html.
- [2]郑明达,范思翔,成欣.从中华文明包容性看中华文化开放胸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评之五[EB/OL].(2023-06-21).http://www.news.cn/politics/2023-06/16/c_1129698140.html.
- [3]韩高年.关于齐家文化的几点思考[J].中原文化研究,2021(4).
- [4]魏征.地理:上[M]//隋书:卷29·志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3.
- [5]谷苞.关于西北历史文化的特点[J].兰州大学学报,2003(3).
- [6]纳日碧力戈,施展,黄达远,等.边疆与中心的交互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走廊视角(笔谈)[J].西北民族研究,2020(3).